希望與電子產品、醫療康復等企業合作生產
樣機(樣品)
手套式輸入設備可以在很多場景下取代傳統的輸入設備
150年前出現的QWERTY鍵盤至今仍是輸入設備之王,但在一些要求緊湊和靈活的場景下,目前出現了多種新穎的輸入設備,其中就包括手套式輸入設備:
通常情況下,這些手套使用壓力傳感器檢測手指與其他物體間的接觸,不同的接觸代表一個編碼。
現行指端觸碰式輸入設備受限于輸入策略的選擇
一般而言,觸碰式設備不同接觸所代表的編碼,可以是一個字母,一個號碼,或控制鍵。文本由一個個字母逐個輸入,這種方式可能存在三個問題:
(1)受到手指活動速度的制約;
(2)受制于輸入系統檢測的“同時性”,即一個字母編碼的觸碰必須保持一個相對能識別的時間;
(3)對于漢語而言需要顯示器反饋選擇候選詞。
所以基于“字符”的輸入法具有天然的局限性,輸入速度較慢,拖累思維速度。
該技術提供一種基于“音節”的觸碰輸入新策略
本技術的核心,在于用左右手的手指組合分別代表聲母和韻母,實現基于音節的輸入。其中,左手代表聲母,漢字共計24個聲母(包括沒有聲母),5個手指,碰與未碰的狀態組合共計32種可能性,足以表示。韻母共計35個,大于32種狀態,但不是所有聲母韻母的組合都是有效的。例如,“iang”和“uang”可以采用相同的手指狀態而仍能根據聲母區分開來。
其中的數字,是指哪些手指參與接觸。該設備還支持通過手勢區分平仄,更加精確的提供輸入內容。
整個設備包含感應模塊、信號處理終端和智能終端三個模塊組成,其中智能終端支持語音輸出和外接其他設備文字輸出,并提供了一個智能語音庫和詞庫,根據音節和音調,結合上下文自動選擇合適的輸出文字。
該技術有著以下優點:
(1)音節輸入,符合人類思考習慣,經過訓練的使用者可以達到人類自然語言的速度;
(2)無需固定平面,可以懸空使用;
(3)不需要使用顯示器作為反饋設備;
(4)通過該設備輸入不影響眼神交流;
(5)與語音輸入相比沒有聲音,適合于公共場合。
該技術產品已出產原型產品(手套版和指環版)
該技術產品在設計層面已經成熟,完成了電路板的優化,已經生產了原型產品,可以進行示范演示。且該技術成果獲得了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優秀展示獎。
本團隊希望找到適合的應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合作
本團隊可為合作者提供:
(1)主持技術的進一步開發迭代;
(2)共享知識產權及生產工藝;
(3)生產指導和技術支持;
希望與應用企業進行合作,例如電子產品制造商、醫療康復電子品制造商、玩具樂器廠商、硬件輸入(鼠標、鍵盤)設備廠商等。需要合作者提供資金、生產條件、日常經營等支持,與技術團隊共享成果。
打開微信
“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