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利用副產酸堿聯合處理磷尾礦和磷石膏,解決了磷化工副產鹽酸和稀氨水的出路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磷石膏堆存造成環境污染和消耗問題,突破了磷化工發展的技術瓶頸,暢通了磷礦資源循環利用的生產鏈。
樣機(樣品)
循環利用副產鹽酸和氨水分解磷尾礦,消除污染,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磷尾礦作為廢棄物大量存放在尾礦庫中,這些尾礦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占據土地,而且浪費了資源。其中包括磷資源含4~8%P、鎂資源含15~18%MgO、鈣資源含28~35%。另外在磷酸及其鹽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磷石膏廢棄物(生產1噸磷酸產生5噸以上的磷石膏),浪費大量的硫資源。本項目組進行了高鎂尾礦生產氯化鎂和石膏晶須關鍵技術的研究,成功地回收磷、鎂和鈣資源。同時開展了磷石膏提純生產路基材料、a-半水石膏(灰)、a-半水石膏(白)、石膏晶須等產品。為了減少或消除在分別處理尾礦和磷石膏的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和降低各自處理的生產成本,產生了利用副產酸堿聯合處理磷尾礦和磷石膏技術思路,通過研究獲得了小試和實驗室放大的階段性成果。
解決了磷石膏堆存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突破磷化工發展的技術瓶頸。
本項目利用浮選磷尾礦和磷石膏資源,通過循環利用副產鹽酸和氨水分解尾礦,首先分離硅渣和磷石膏轉化得到硅渣、碳酸鈣及硫酸銨,硅渣、石膏和碳酸鈣作為水泥生料加以利用,也可以用作填料用于塑料、橡膠制品等行業。再分離鈣離子,得到?-半水石膏或石膏晶須;再分解母液中的磷元素,得到高濃度磷酸鎂銨緩釋肥料;剩下的溶液濃縮結晶氯化銨;殘液加入氨水并通入CO2得到碳酸鎂,最后的氯化銨殘液循環利用。
項目解決了磷化工副產鹽酸和稀氨水的出路問題,也解決了磷石膏堆存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突破磷化工發展的技術瓶頸。并充分利用了磷尾礦中的磷、鈣、鎂和碳資源,生產附加值高的基礎化工產品,生產工藝流暢,逐級分離得到高品質的輕質碳酸鈣可用于橡膠、塑料、纖維的填料;磷酸銨鎂是高濃度的緩釋肥料和復合肥包裹劑;氯化銨是基礎的化工原料;碳酸鎂可用于防火耐溫材料,銷售前景好。
原料均為負成本,盈利空間巨大,產品和技術市場優勢巨大
本項目處理1噸磷尾礦和7噸磷石膏,產出產品按目前的銷售價格3332元,原料消耗(包括蒸汽)1693元,有較大的盈利空間。同時可以消耗鹽酸和磷尾礦,這些原料均為負成本,按此計算,盈利空間更大。
合作方式
技術轉讓、技術入股
打開微信
“掃一掃”